
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底啥是“伪工作”。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是那么是“伪工作”。看看我们平时做了那些“伪工作”而不自知。
吴军在《见识》一书中,曾提到了一个新颖的名词--“伪工作者”。
文章中的定义,是泛指那些平时看起来很忙碌,但是并没有对于公司产生多少效能的工作人员,俗称“出工不出活”。
举个例子:

(以下是几点总结来自吴军《见识》一书)
1,那些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升级”,很多是伪工作。
例如,在设计一款产品时,产品功能必须设计的非常全面,UI必须要做的非常完美才肯推向市场等等。

一个人的精力是极其有限的。如果一直处于低质量的忙碌,就等于在做无用功。
无论再怎么努力,效率也难以得到提高。
而你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有限时间内,做最有效的事。
与其在忙忙碌碌中,把时间像挤牙膏一样艰辛地挤压下来,凑合地做完所有的事情,不如把时间花在做好一件重要的事情上。
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做最有效的事?来简单聊聊两点。
1.尽量缩小目标,专注于当下那一件最重要的事
加里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书中,提到一个最核心的观点:尽量缩小目标,专注于当下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就能获得成功高效的生活。
要避免成为伪工作者,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工作的产出,注重的是工作的成果,而非工作的多寡。
因此,我们应将注意力放在当下那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上。
就拿程序开发来举例子吧。
在互联网公司,产品更新迭代永远处于动态中。
你今天加班码完的代码,可能明天就被新的需求扼杀,不得不咬着牙重新coding。
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还没解决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把你折磨得焦头烂耳。
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似乎都亟待解决。因此不存在把工作队列清空的可能性。
曾经加里的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加里用尽了方法,付出了很多努力终究无济于事。
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标记出来的14个关键职位指派给真正能胜任的人。
很快,转折点出现了,不到三年,公司实现了持续盈利,成功走出了困境,转危为安。
经过这次的困境后,加里总结出一个秘诀,那就是尽量缩小目标,专注于一处。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要取得成效,并不是要完成所有的目标,而是要学会精简,少即是多。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做到极致。
2.做好时间管理,先思考再行动
说到事情重要等级的划分,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紧急重要的事;紧急不重要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雷军说过,“程序员像木工一样,熟能生巧。程序员必须写足够代码量(8万行以上)的程序,才会有感觉,这是一个苦力活,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很多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但结果却是持之以恒的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比努力更重要的事:找对方法,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去做。
这就跟罗振宇的分享过的“人生算法”类似,即,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²。
作家肖卓说,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虐得自己更惨,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不是比谁进行的项目更多,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很多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其实细细思量,发现也没那么重要。
他们通常介于可做与可不做之间。
在谷歌和脸谱网,它们对员工的评价不是有多忙,写了多少代码,甚至对产品完成了多少改进,而是员工所做的这些工作产生了多大的效果。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的重心是集中在那些主要事情上,包括给公司带来价值,给供应商带来效益,给用户带来惊喜......
当你觉得工作总做不完,处于低效率的忙碌时,应该暂时停下来,重新梳理一下:到底做的工作,有多少是伪工作?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打破职业天花板,拒绝成为一个“伪工作者”。
-
Kubernetes介绍篇:是什么?为什么用? -
Kubernetes概念篇:基本概念和术语 -
Kubernetes安装篇:基于Minikube方式部署本地环境
-
对微服务架构设计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JDK1.8新特性(四):函数式接口 -
实践微服务六年,我获得了这些心得体会 -
出现这四种情况,才是考虑分库分表的时候! -
Service Mesh (服务网格) 入门
-
MySQL性能优化(七):MySQL执行计划,真的很重要,来一起学习吧 -
微服务架构下的核心话题 (三):微服务架构的技术选型
喜欢就点个"在看"呗,留言、转发朋友圈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程序猿技术大咖(cxyjsdk)。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