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开发中,必不可少的会使用到泛型,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类似“为什么这样会编译报错?”,“为什么这个列表无法添加元素?”的问题,也会出现感叹Java的泛型限制太多了很难用的情况。为了更好的使用泛型,就需要更深的了解它,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泛型诞生的前世今生,特性,以及著名PECS原则的由来。
▐ 背景
在没有泛型之前,必须使用Object编写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代码,想想就令人头疼,并且非常的不安全。同时由于数组的存在,设计者为了让其可以比较通用的进行处理,也让数组允许协变,这又为程序添加了一些天然的不安全因素。为了解决这些情况,Java的设计者终于在Java5中引入泛型,然而,正是因为引入泛型的时机较晚,为了兼容先前的代码,设计者也不得不做出一些限制,来让使用者(也就是我们)以难受换来一些安全。
▐ 优点
-
程序更加易读 -
安全性有所保证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强制类型转换
String res = (String) list.get(0);
//十分不安全的行为
list.add(new Date());
}
}
这种写法在编译类型时不会报错,但一旦使用get获取结果并试图将Date转换为其他类型时,很有可能出现类型转换异常,为了解决这种情况,类型参数应用而生。
▐ 类型参数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objects = new ArrayList<>();
objects.add("Hello");
}
}
这使得代码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并且在调用get()的时候,无需进行强转,最重要的是,编译器终于可以检查一个插入操作是否符合要求,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类型转换错误得以在编译阶段就被阻止。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objects = new ArrayList<>();
//we can do it like that
objects.add("Hello");
//wrong example
objects.add(new Date());
}
}
基本用法
▐ 泛型类
public class Animal<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T mouth;
public T getMouth(){
return mouth;
}
}
public class Animal<T,U>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T mouth;
private U eyes;
public T getMouth(){
return mouth;
}
}
▐ 泛型方法
public class Animal<T,U> {
private T value;
public static <T> T get(T... a){
return a[a.length-1];
}
public T getFirst(){
return value;
}
}
类型擦除
▐ 强制转换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Integer,Double> pair = new Animal<>();
Integer first = pair.getFirst();
}
}
-
对原始方法的调用。 -
将返回的Object类型强制转换为Integer类型。
▐ 方法桥接
图片来源:RudeCrab
▐ 总结
-
虚拟机中没有泛型,只有普通的类和方法。 -
所有的类型参数都会替换为他们的限定类型。 -
会合成桥接方法来保持多态。 -
为保持类型安全性,必要时会插入强制类型转换。
变型与数组
-
则f(Dog)是f(Animal)的子类,称为协变; -
则f(Dog)是f(Animal)的父类,成为逆变; -
则f(Dog)和f(Animal)没有任何关系;
▐ 上界
到这里可以顺便说一下集合的设计,可以注意到集合中只有add方法是泛型参数,而其余方法并不是,为何要这样设计,为何不把其余方法的参数类型也改为E?其原因就是在于,如果将contains和remove改为E,那么声明上界之后,调用这两个方法会引发编译错误,然而这两个方法均为类型安全方法,自然不可声明为E,add作为很明显的写方法,自然也需要用E作为参数类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类库设计者的想法独到。
▐ 下界
▐ PECS
结语
泛型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读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限制和挑战。特别是类型擦除机制,虽然保证了向后兼容性,但也导致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如不能实例化类型参数和不能使用基本类型等。
在实际开发中,掌握泛型的基本用法和高级特性,如PECS原则,对于编写高效、安全的代码至关重要。通过合理使用泛型,我们可以避免许多常见的类型转换错误,提高代码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Java泛型,从而在日常开发中更加得心应手。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大淘宝技术(AlibabaMTT)。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