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日记】---当“微服务”遇到了“电饼铛“

原创
2023/03/22 09:28
阅读数 2.6K

作者:京东物流 赵勇萍

之后的日子里,我可能会陆陆续续写一写跟编程技术感悟相关的文章,一来可以梳理一下对技术和工作的思考,二来也可以记录一下技术成长的的过程。

换个叫法的话,就叫做程序员日记吧。

电饼铛

今天就从电饼铛说起。

上周,我家的电饼铛坏了,原因可能是清洗过后线路短路导致的。那个老式电饼铛确实用了好些年,且功能单一,基本上除了开关键,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按钮的地方了,不过老妈却一直用的很顺手。

而对我来说,这确实个好消息,终于可以换一个好电饼铛了。于是在网上买了一个七百多的苏泊尔的电饼铛,这一下子感觉高大上了许多,很多内置模式,可以支持煎蛋,煎饼,炸鸡翅等多种模式,对温控的把握也十分精准。

不过,对于我老妈来说,她并没有显得多兴奋,我将使用说明一一教给她用,但老妈最终只选择一种用法:打开开关,选择自定义模式,一切都靠经验去判断电饼铛的温度和对食材的感觉,其他所有的内置模式,对她老人家来说,好像确实是多余的。

对此,我有点陷入沉思,总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仔细思考,其实这种情况在编程过程中屡见不鲜。其实这不就是我们微服务架构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么....

好的,接下来,如果把我和我老妈的上述行为抽象为代码,可以写成如下:

老妈做煎蛋:

/**
 *老妈做煎鸡蛋
 */
public class MainApplicaiton{
    /**
     *电饼铛
     */
    @Resource
    private DianBingCheng dianBingCheng;
    /**
     *老妈的判断服务类
     */
    @Resource
    private MotherCheckService matherCheckService;
    /**
     * 老妈的行为服务 
     */

    private MotherBehaviorService MotherBehaviorService;

    public void execute() {
        //打开电饼铛
        MotherBehaviorService.Open(dianBingCheng);
        //检查温度
        matherCheckService.CheckTemperature(dianBingChengAggregate);
        //开始煎鸡蛋
        MotherBehaviorService.fryEggs();
        //检查是否熟了
        matherCheckService.CheckRipe();
        //完成,关机盛盘
        matherService.complete();
    }
}

我做煎蛋:

public class MainApplicaiton {
    /**
     * 电饼铛聚合根
     */
     @Resource
     private DianBingChengAggregateRoot dianBingChengAggregate;

     public void execute() {
        //开机
        dianBingChengAggregate.open();
        //煎蛋模式
        dianBingChengAggregate.fryEggs();
        //完成,关机盛盘
        dianBingChengAggregate.complete();
     }
}

大家可以看出这两者的实现区别,我们有时候需要思考一下,我不就是处理一个日常特别简单的事情,一定要引入那么多的服务类么?

贫血模型和充血模型

可能大家感觉出来了,这两种实现,就是领域驱动设计中典型的贫血模式和充血模式。这里不得不先说一下贫血模型和充血模型。

贫血模型是事务脚本模式。对于程序员来说,脚本呢肯定是要比写设计说明书要快的多了。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订单流程,包括下单,取消,售后,拆单等情况下的订单流转,那么我们就就会任选一个Service类,写一个方法就能搞定,而这时,原来的那个order类中,就会非常非常的“清爽”,里面全是GET方法和Set方法,没有任何行为。而很多人喜欢给这个order类一个定义,叫OrderDomain,订单领域模型。当然我更喜欢叫这种模型为DB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的,而不是面向领域业务的。

而充血模型是才是典型的领域模型模式。他实现起来相对复杂,但这种复杂也是相对的,还是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在Order这个对象中放入响应的动作行为的方法,例如我们更新订单状态不会用setStatus()这种方法,而会封装类似orderCancel(),orderComplete()的这种业务行为方法,当然这种方式会让这个类略显“复杂”。

总结一句话,真正的领域模型会把数据和行为聚合在一起,形成聚合根,对外提供基于行为的方法,而非脚本化的增删改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微服务进行拆分。

如果仅是贫血模型其实不是对系统架构危害最大的,想我们已经很熟悉的MVC,通过贫血模型也可以写出复杂的高效快捷的系统。

但是,有一种危害就会很大了:

就像好多同学用这面向对象的语言,写着面向过程的代码一样,很多同学喜欢用冠以领域驱动设计的噱头,却写着MVC式的“面向数据库编程”, 它最大的问题是你引入了领域模型设计的所有成本,但却没有带来任何一丝的收益

只有当你充分使用了面向对象设计来组织复杂业务逻辑之后,才能抵消这种成本。如果将所有行为都写入一个一个的Service类,领域是被割裂的,那最终你会得到一组事务处理脚本,从而错过了领域模型带来的好处,而且当业务足够复杂时,你将会得到一堆爆炸的事务处理脚本。

此外,你还会发现,

本来属于一个领域的能力,却被散落在了工程的各个角落。这样一来,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可复用的能力。

当然有同学也会提出疑问:“我的业务场景中领域之间其实关系比较紧密,我会经常遇到会触发同时跟不同领域行为相关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我就通过一个个的Service扩展,这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呀~~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主要是对领域驱动设计理解不深刻的,同时又对传统的MVC框架开发根深蒂固。

其实领域驱动设计早已给出它的最佳实践,那就是领域事件。而面向事件的编程思想对于后端来说,是一种非常高效和优秀的思想。通过领域事件,我们可以实现领域之间的解耦,同时也维护了领域模型的独立性和数据一致性。而关于领域事件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聊。

思考

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对于一件事,如果没有概念和理解的话,我们会有意识的躲避那件事,或者用自己熟悉的概念去套用。微服务,DDD,中台这些词汇,恰恰是这样的概念。这是有了这些概念,才让我们不断的努力去学习它,思考他,钻研他。

在微服务和DDD这波浪潮里,很多同学都想用这些概念来包装自己,就像我面试过的很多候选者,他们中的很多都在简历中写了精通领域驱动设计,同时也能说出一些聚合根,实体,值对象等概念,但是实际落地就变成了贫血模式的代码。

所以,对于程序员来说,最核心的能力并不是你会几种语言,会几个架构或者几个名词概念,而是理解那些概念并转化成自己的编程思想。

同时,

勇于创新和敢于推翻自己的已有认知,也是一名程序员能否有一直前进的动力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加载中
点击引领话题📣 发布并加入讨论🔥
0 评论
1 收藏
0
分享
返回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