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ODA | OpenDigger 开源软件生态数据分析挖掘平台挑战赛通知(第二轮)

04/16 21:00
阅读数 198
     



OpenDigger 开源软件生态数据分析挖掘平台挑战赛(OpenSODA)”正式启动以来,截至 4 月初,已经有 100 多只队伍报名参赛,目前已经进入到初赛阶段(开源知识问答)。为了更好服务参赛队伍与选手,OpenSODA 开源挑战赛组委会正式发布第二轮通知,并进一步整理补充了包括:报名通道初赛问答赛题解读配套课程等大家所关心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取得好的成绩。

扫描二维码使用语雀文档阅读,获取更全面的参赛资料


1

赛事背景&赛事介绍


OpenSODA 挑战赛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开源社联合承办,由木兰开源社区、CCF 信息系统专委会、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作为顾问机构,X-lab 开放实验室作为技术支持。



OpenDigger 是一个面向开源软件生态数据的一站式分析挖掘平台,目标是构建开源领域的数据生态,成为促进开源生态持续发展的数据基础设施开源项目,包括软件开发活动数据、软件生态对象关系数据、标签数据、度量指标、度量模型、实现算法、分析工具、以及大量社区分析案例集等,目前正在木兰开源社区孵化。


2

赛题设计


2023 年春季赛季(3 月 10 日起至 6 月 30 日截止,总共四个月的时间),包括两类赛题,参赛选手可以选择下面赛事类别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参加,不做任何限制。


(1)任务类(T)

本类型赛题聚焦 OpenDigger 项目本身的功能与算法实现,选手选择下列题目中的一个,进行方案设计并最终实现,最后提交到指定的代码仓库中,获得评审专家认可的作品将最终合并到 OpenDigger 的代码仓库中。

T1:OpenDigger 指标的实现与优化(开发类任务,预估难度:★

T2:命令行交互的指标结果查询子模块(开发类任务,预估难度:★★

T3:基于机器学习的指标拟合与优化(数据科学类任务,预估难度:★★★


(2)作品类(W)

数据可视化作品是对美学、内涵、共情的追求。本类型赛题将利用 OpenDigger 提供的各类开放数据、指标、模型、算法等,让参赛选手自由的发挥想象空间,将开源领域的数据洞察通过数据作品的形式进行呈现。

W1:可视化艺术作品或数据洞察报告(数据创意类作品,预估难度:★

W2:开源领域的可视化大屏(Dashboard类作品,预估难度:★★

W3:开源协作网络可视化(网络可视化类作品,预估难度:★★★


3

赛题解读


针对每个参赛任务,OpenSODA 赛组委针对所有赛题,进行了详细解释,方便各参赛选手准备,赛题解读可扫描一下二维码查看。


赛题解读入口


4

奖项设置与评审规则


2023 年春季赛季总奖金池为50万元,奖项分配具体如下:


奖项

数量

总奖金额

说明

一等奖

1

10万

评审专家委员会评议确定

二等奖

5

15万

评审专家委员会评议确定

三等奖

10

10万

评审专家委员会评议确定

创新贡献奖

50

15万

评审专家委员会评议确定


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获奖作品由 OpenSODA 挑战赛的评审专家委员会来共同确定。初赛部分为知识问答,完成挑战赛对应的培训课程后,通过答题的方式进行(80 分及以上即为通过,并进入复赛,详细参见这里);复赛为设计方案提交(组委会将同时给进入复赛的队伍提供开放样例数据集),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设计方案的内容进行打分,排序后根据分数高低确定进入决赛的队伍,总不超过 80 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为代码实现作品的提交(组委会将同时给进入决赛的队伍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数据支持),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最终作品的提交内容进行打分,由高到低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5

挑战赛流程


挑战赛共分为三个阶段,初赛、复赛与决赛,具体时间线如下(暂定):


时间

大赛培训课程

挑战赛端

3.10 ~ 5.6 日

第一阶段:拥抱开源

报名及初赛

(知识问答)

4.4 ~ 5.8 日

第二阶段:贡献开源

复赛

(方案提交)

5.9 ~ 6.26 日

第三阶段:发展开源

决赛

(作品提交)

7月初

-

宣布获奖名单


具体流程与相关信息将会持续更新,欢迎大家关注(请位队长密切关注邮箱消息,同时也要检查垃圾信箱)。


6

报名及初赛规则


OpenSODA挑战赛报名、初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报名、初赛参赛方式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OpenSODA 报名文档


OpenSODA 初赛知识问答

注意:

我们将在 4 月 15 日后陆续公布进入复赛队伍名单,同时初赛继续接受报名,截止日期为 5 月 6 日


7

挑战赛培训


为了更好地给参赛选手提供挑战赛指导,宣传开源技术与开源文化,本大赛还配套了一门《开源软件通识》的课程,在挑战赛期间分阶段提供给大家,助力大家更好地完成比赛。

初赛知识问答实际上是个预选赛,主要是帮助参赛选手熟悉与掌握挑战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我们通过了《开源软件通识》这门课程的第一部分“拥抱开源”提供初赛“知识问答”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详细课程介绍。

《给所有 OpenSODA 参赛选手的通识课》


8

评审专家委员会


为了保证本次挑战赛的公开、公平、公正,特广泛邀请了工业界、学术界、开源社区等不同背景的专家共同参与本次挑战赛规则的制定,以及评审全过程。部分专家也会通过挑战赛社区,积极参与和大家进行互动、答疑与指导。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 陈阳,开源社、微软

  • 江波,开源社、思否

  • 庄表伟,开源社

  • 杨丽蕴,木兰开源社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陈绪,木兰开源社区、阿里云

  • 王庆,木兰开源社区、英特尔

  • 周明辉,木兰开源社区、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北京大学

  • 单致豪,木兰开源社区、腾讯开源联盟

  • 金耀辉,木兰开源社区、上海交通大学

  • 王涛,木兰开源社区、开放原子、国防科大

  • 王旭,木兰开源社区、蚂蚁

  • 李永乐,木兰开源社区、华为

  • 堵俊平,开源雨林、华为

  • 于戈,CCF 信息系统专委、东北大学

  • 周傲英,CCF 信息系统专委、华东师范大学

  • 王鑫,CCF 信息系统专委、天津大学

  • 王昊奋,CCF 信息系统专委、同济大学

  • 李晖,CCF 信息系统专委、贵州大学

  • 游兰,CCF 信息系统专委、湖北大学

  • 武延军,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边思康,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蚂蚁

  • 张宇霞,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

  • 郭雪,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彭鑫, 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软件工程专委、复旦大学

  • 郭健美,CCF 软件工程专委、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李兵,CCF 软件工程专委、服务计算专委、武汉大学教授

  • 张军,开放原子基金会TOC成员、百度

  • 姜宁,Apache 基金会、华为

  • 黄向东,中国通信学会开源技术专委会、清华大学


9

参考链接


1. 关于 OpenSODA 挑战赛整体情况 

https://xlab2017.yuque.com/staff-kbz9wp/olpzth/khdrhgl063py1mqm

2. 关于 OpenSODA 挑战赛赛题解读 

https://xlab2017.yuque.com/staff-kbz9wp/olpzth/hxlwkpfhyvf2p5xm

3. 关于 OpenSODA 挑战赛报名流程(5 月 6 日截止)

https://xlab2017.yuque.com/staff-kbz9wp/olpzth/ma124i0lhi45h8xq

4. 关于 OpenSODA 挑战赛初赛知识问答(5 月 6 日截止)

https://xlab2017.yuque.com/staff-kbz9wp/olpzth/gghgqg6z3tztgpau

5. 关于 OpenSODA 挑战赛配套课程

https://xlab2017.yuque.com/staff-kbz9wp/olpzth/umkehx7phbgg593s?singleDoc#


预祝大家取得好的成绩!



转载自丨Xlab开放实验室

编辑丨翁培培

相关阅读 | Related Reading


什么是开源?


OpenHarmony开发者大会2023活动开始报名啦!抢票中ing


开源社简介

开源社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项目孵化”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合体。开源社积极与支持开源的社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以 “立足中国、贡献全球” 为愿景,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体系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


2017 年,开源社转型为完全由个人成员组成,参照 ASF 等国际顶级开源基金会的治理模式运作。近九年来,链接了数万名开源人,集聚了上千名社区成员及志愿者、海内外数百位讲师,合作了数百家赞助、媒体、社区伙伴。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开源社KAIYUANSHE(kaiyuanshe)。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加载中
点击引领话题📣 发布并加入讨论🔥
打赏
0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返回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