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经常使用一些循环耗时计算的操作,特别是for循环,它是一种重复计算的操作,如果处理不好,耗时就比较大,如果处理书写得当将大大提高效率,下面总结几条for循环的常见优化方式。
首先,我们初始化一个集合 list,如下: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常规写法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
优点:较常见,易于理解 -
缺点:每次都要计算 list.size()
优化1:数组长度提取出来
int m = list.size();
for (int i = 0; i < m; i++) {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
优点:不必每次都计算 -
缺点: -
m的作用域不够小,违反了最小作用域原则; -
不能在for循环中操作list的大小,比如除去或新加一个元素。
优化2:数组长度提取出来
for (int i = 0, n = list.size(); i < n; i++) {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
优点:不必每次都计算 ,变量的作用域遵循最小范围原则。
-
缺点:
-
不能在for循环中操作list的大小,比如除去或新加一个元素。
优化3:采用倒序的写法
for (int i = list.size() - 1; i >= 0; i--) {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
优点:不必每次都计算 ,变量的作用域遵循最小范围原则。 -
缺点: -
结果的顺序会反; -
看起来不习惯,不易读懂。 -
适用场合:与显示结果顺序无关的地方:比如保存之前数据的校验。
遍历
for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it.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it.next());
}
-
优点:简洁。
优化4:优化遍历
for (Object o : list) {
System.out.println(o);
}
-
优点:简洁、结合泛型使用更简洁。 -
缺点:jdk1.4向下不兼容。
优化5:循环嵌套外小内大原则
for (int i = 0; i < 10; i++) {
for (int j = 0; j < 10000; j++) {
}
}
原因:嵌套循环应该遵循“外小内大”的原则,这就好比你复制很多个小文件和复制几个大文件的区别,复制很多小文件速度是很慢的,而复制几个大文件速度则快很多。
优化6:循环嵌套提取不需要循环的逻辑
//前:
int a = 10, b = 11;
for (int i = 0; i < 10; i++) {
i = i * a * b;
}
//后:
int c = a * b;
for (int i = 0; i < 10; i++) {
i = i * c;
}
优化7:异常处理写在循环外面
反例
for (int i = 0; i < 10; i++) {
try {
} catch (Exception e) {
}
}
正例
try {
for (int i = 0; i < 10; i++) {
}
} catch (Exception e) {
}

往期推荐

死锁的 4 种排查工具 !

图解:为什么非公平锁的性能更高?

ReentrantLock 中的 4 个坑!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Java中文社群(javacn666)。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