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的分级以及产品化后会带来的改善

2017/05/24 17:09
阅读数 128

引言:人工智能是时代,机器人开始作为服务的承载体出现,其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就是无人驾驶的产品化。无人驾驶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新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的整合。本文将向您介绍这一技术对生活带来的改善以及无人驾驶的分级。
本文选自《第一本无人驾驶技术书》。

正在走来的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之所以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如此大的变革,是因为无人车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研究表明,在增强高速公路安全、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等领域,无人驾驶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善。

1.增强高速公路安全

  高速公路事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24万人死于高速公路事故,在中国这一数字约为260000人。据估计,致命车祸每年会造成2600亿美元的损失,而车祸致伤会带来3650亿美元的损失。几乎可以肯定,在这方面,无人车将带来大幅改善,避免车祸伤亡。在中国,约有60%的交通事故和骑车人、行人或电动自行车与小轿车和卡车相撞有关。在美国的机动车事故中,有94%与人为失误有关。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全部安装自动安全装置能使高速公路事故死亡数量减少31%,每年将挽救11000条生命。这类装置包括前部碰撞警告体系、碰撞制动、车道偏离警告和盲点探测。

2.缓解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几乎是每个大都市都面临的问题。以美国为例,每位司机每年平均遇到40小时的交通堵塞,年均成本为1210亿美元。在中国,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有35个,超过200万辆的城市有10个。在最繁忙的市区,约有75%的道路会出现高峰拥堵。”中国私家车总数已达1.26亿辆,同比增加15%,仅北京就有560万辆汽车。都市区30%的交通拥堵是由于司机为了寻找附近的停车场而在商务区绕圈造成的。这是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和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另外,根据估算,在都市中有23%~45%的交通拥堵中发生在道路交叉处。交通灯和停车标志不能发挥作用,因为它们是静止的,无法将交通流量考虑其中。绿灯或红灯是按照固定间隔提前设定好的,不管某个方向的车流量有多大。一旦无人车逐渐投入使用,并占到车流量比较大的比例,车载感应器将能够与智能交通系统联合工作,优化道路交叉口的车流量。红绿灯的间隔也将是动态的,根据道路车流量实时变动。这样可以通过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缓解拥堵。

3.疏解停车难问题

  完成停车时,无人车能将每侧人为预留的空间减少10厘米,每个停车位就可以减少1.95平方米,此外层高也可以按照车身进行设计。通过无人车与传统汽车使共享车库,所需要的车库空间将减少26%。如果车库直供自动泊车汽车使用,则所需的车库空间将减少62%。节省的土地可以用于建设其他对行车和行人更加友好的街道,同时也节省了消费者停车和取车的时间。

4.减少空气污染

  汽车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兰德公司的研究表明,“无人驾驶技术能提高燃料效率,通过更顺畅的加速、减速,能比手动驾驶提高4%~10%的燃料效率。”由于工业区的烟雾与汽车数量有关,增加无人车的数量能减少空气污染。一项2016年的研究估计,“等红灯或交通拥堵时汽车造成的污染比车辆行驶时高40%。”无人车共享系统也能带来减排和节能的好处。

自动驾驶的分级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制定各种监管和标准)和美国机动工程师协会(SAE)都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布了标准。
          图片描述
                     NHTSA和SAE对自动驾驶的分级比较

  NHTSA将自动驾驶功能分为5个级别:0~4级,以应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爆发增长。

阅读全文请点击

展开阅读全文
加载中
点击引领话题📣 发布并加入讨论🔥
打赏
0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返回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