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端
配置文件
server.port=8081
spring.application.name=DemoProvider
dubbo.scan.base-packages=com.db.service #扫描提供的服务
dubbo.protocol.name=dubbo #协议名称
dubbo.protocol.port=666 #服务提供的端口
dubbo.protocol.host=192.168.101.106 #服务提供的地址
dubbo.registry.address=zookeeper://192.168.150.13:2181 #注册中心地址
#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负载均衡,也可以在服务端或者消费端方法中设置负载均衡策略
dubbo.reference.loadbalance=roundrobin
服务提供的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emoService {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服务接口实现
//要带版本号,消费者会带着版本号来访问服务
//Service要使用dubbo的,loadbalance负载均衡策略,,默认使用随机策略
@Service(version = "1.0.0" ,timeout = 10000, interfaceClass = DemoService.class,loadbalance = "random")
@Component
public class DemoServiceImpl implements Demo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System.out.println("来啦~~~!");
return "hello:" + name;
}
}
客户端
配置文件
spring.application.name=DemoCustomer
dubbo.scan.base-packages=com.db.service #扫描服务调用
dubbo.registry.address=zookeeper://192.168.150.13:2181 #注册中心地址,用于获取服务列表
调用的服务接口,然后使用@Reference(version = "1.0.0")注入进来,进行服务调用,版本号要跟服务提供者的版本号对应上
public interface DemoService {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服务调用
//复杂均衡策略也可以在消费端
//集群容错策略,在消费端设置
@Reference(version = "1.0.0",loadbalance = "random",cluster = "failfast")
DemoService demoService ;
@RequestMapping("aaa")
public String aaa(@RequestParam(defaultValue = "1") int pageNum,Model model) {
//服务调用其实是拦截器,当Invoker的时候,进行拦截,根据服务列表进行匹配,然后进行封装数据包进行调用,返回结果,跟fengi差不多,都是对请求的控制器,方法,参数的获取,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则匹配服务列表中的服务,然后根据服务列表中的Ip与port进行调用
return demoService.sayHello("小明");
}
(1)dubbo负载均衡策略
1)random loadbalance
默认情况下,dubbo是random load balance随机调用实现负载均衡,可以对provider不同实例设置不同的权重,会按照权重来负载均衡,权重越大分配流量越高,一般就用这个默认的就可以了。
2)roundrobin loadbalance
还有roundrobin loadbalance,这个的话默认就是均匀地将流量打到各个机器上去,但是如果各个机器的性能不一样,容易导致性能差的机器负载过高。所以此时需要调整权重,让性能差的机器承载权重小一些,流量少一些。
跟运维同学申请机器,有的时候,我们运气,正好公司资源比较充足,刚刚有一批热气腾腾,刚刚做好的一批虚拟机新鲜出炉,配置都比较高。8核+16g,机器,2台。过了一段时间,我感觉2台机器有点不太够,我去找运维同学,哥儿们,你能不能再给我1台机器,4核+8G的机器。我还是得要。
3)leastactive loadbalance
这个就是自动感知一下,如果某个机器性能越差,那么接收的请求越少,越不活跃,此时就会给不活跃的性能差的机器更少的请求
4)consistanthash loadbalance
一致性Hash算法,相同参数的请求一定分发到一个provider上去,provider挂掉的时候,会基于虚拟节点均匀分配剩余的流量,抖动不会太大。如果你需要的不是随机负载均衡,是要一类请求都到一个节点,那就走这个一致性hash策略。
(2)dubbo集群容错策略
1)failover cluster模式
失败自动切换,自动重试其他机器,默认就是这个,常见于读操作
- failfast cluster模式
一次调用失败就立即失败,常见于写操作
3)failsafe cluster模式
出现异常时忽略掉,常用于不重要的接口调用,比如记录日志
4)failbackc cluster模式
失败了后台自动记录请求,然后定时重发,比较适合于写消息队列这种
5)forking cluster
并行调用多个provider,只要一个成功就立即返回
6)broadcacst cluster
逐个调用所有的prov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