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个程序员朋友约饭,席间他心事重重地说:
“公司最近在做人员优化,大概要裁掉 20% 的人,搞得他每天战战兢兢,担心自己万一上了裁员名单,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直接陷入困境。”
这是很多 “大龄” 程序员遇到的问题,为了保住饭碗,25 岁还可以拼拼体力,30 岁拼不动了怎么办?
拼底层能力。
所谓底层能力,就是一套体系化的能力系统,即使你转行做其他工作,这套能力系统仍然能让你快速成长,和其他人拉开差距。
今天给大家分享来自圈外商学院 「个人发展规划训练营」,无论是准备跳槽,晋升无望还是摆脱职业困境,都会有很大帮助。




以下是圈外商学院的老师想对大家说的话,可以看看,很真诚。
上个周末,我参加了高中同学组织的饭局。
听闻了同学阿轩最近几年的工作经历,很是触动。
他在职场上一路升级打怪的故事,让我不禁感慨:
2013 年刚毕业,他和很多同学一样,进入了外包公司,负责一个外企办公软件的项目。
一年后,他被客户看中,推荐去外企本部做服务器后端开发。
而他却婉拒了客户的推荐,选择了刚刚冒尖的 P2P 互联网行业。
“外企比较热门,但是稳定的岗位和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我并不喜欢;而 P2P 互联网行业不仅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前景更好,我也更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虽然当时薪资不如外企,但是正如他所认知的,当时国内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平台优势 + 个人努力,最终,他一年内 2 次涨薪、工资翻了一倍多。
2
当时薪资已经高出同龄人一截了,为什么要辞职呢?我不解。
可是,当时的阿轩,只是一个普通二本毕业生,没有亮眼的教育背景、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要想进入头部大厂,何其困难。
比如前 3 年,想尽一切办法提升个人能力:
在外包公司,他扎实掌握了 Spring 全家桶,nginx 反向代理,JVM 的知识,Linux 知识
在 P2P 互联网公司:他自学了 Redis,Docker,MessageQueue,RabbitMQ,SpringCloud
为了进入阿里,他又学了 Dubbo,JVM 底层原理,架构思想……
第 4、第 5 年,再找大型互联网平台背书,寻机跳槽。
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一家腰部电商公司正在招后端开发工程师:好家伙,机会来了。
凭着出色的工作业绩和个人素养,他从一众竞争者中杀出重围,顺利入职。
此后,他以此为跳板,步入阿里。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跳槽到阿里 —— 他足足做了半年准备。
从一个外包公司的底层程序员,到头部大厂的后端开发,逆袭的背后,其实也藏着一套逻辑:
将大目标拆解为多个小目标,一步步向前迈进,分阶段完成; 小目标难度相对更低,能够快速推进、快速靠近下一目标。
3
为什么对自己有清晰认识的人,普遍好于那些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非著名程序员(non-famous-coder)。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