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豆瓣的推荐,买了一本《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来了解一下会计这门非常有历史的科学。
这本书很薄,估计就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能翻完。对于现在时间很分散的大家来说应该很合适。本书以一个小朋友暑期创业项目卖柠檬汁为主线,介绍了会计的三大表。即: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或者叫损益表)
- 现金流量表
三张表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表帮我们搞清楚目前有多少钱和欠人家多少钱,利润表是要帮助我们搞清楚我这一段时间是赚了是赔了,如是赚了,赚多少,如果是赔了,赔多少,现金流量表是要帮我们搞清楚这一段时间从我手头上经手了多少票子,收了多少票子,支出去了多少票子。
资产负债表是定格一个状态的,一般固定时间点才出一次,比如一个月,一年。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有时间段的,表明这个时间段是赚是赔,现金流入流出怎么样。
对于资产负债表,我们记住一个等式即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就是公司拥有的东西,现金,存货,赊账(应收账款),生产设备都属于资产。负债很好理解,包括借款和应付的欠款。所有者权益就是你和股东们拥有的份额。
利润表有两种核算方式: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是交易发生的时候就记录,收付实现制是有现金流动的时候才记录。两种核算方式的决定因素是存货,因为我们可以大量买入存货而减少利润,从而达到少缴税的目的。是不是很聪明?但是国家规定了什么样的公司才能使用收付实现制。有存货的公司都要按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
由于原材料的价格可能波动,因此材料的使用上有会有先进先出和后进先出的区别。假如原材料价格上升,我们先使用了价格便宜时买的存货,商品销售成本更低,期末存货的价值更高,反应到利润表上是净利润更高。报表好看就更容易去融到钱。想想就激动,可是利润越高意味着你缴税就更多。
说到了利润,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毛利-费用=净利润。这里减去了两项:销售成本和费用。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销售成本是与产品服务相关的的成本,比如进货成本,人工成本,其余的归为费用。还有一些资产可能被当做费用,比如文具,作为资产它们价值太小也不好追踪,记为费用更合适。
推荐有兴趣的同学拿来看看这本小册子。
很想问一下,作为程序员的会计师会是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