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greSQL 16 中国贡献者人物专访:李建平

在PG 16致谢清单的文章中我们汇集整理了参与PG 16贡献的华人名单,进而向参与贡献的社区朋友进行了线上问答专访,希望通过这个问答专访,可以让大家对参与PG社区贡献能有更具体的认知,希望可以带动更多PGFans参与PG贡献,也欢迎更多有兴趣的PG贡献者参与专访活动。

本期人物:李建平

专访问题:

1. 请简单介绍自己,以及来自哪里?

大家好,我是李建平,目前就职于成都文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鸿鹄数据库开发。

2.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PostgreSQL,为什么会选择使用它呢?

我从 2017 年开始接触 PostgreSQL 数据库。当时我所在的公司基于 PostgreSQL 数据库发行了鸿鹄数据库,我便从此与 PostgreSQL 结缘,入了 PostgreSQL 的道。

3. 说明一下在PG版本中主要做了哪些贡献?

由于个人时间的原因,我对 PostgreSQL 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代码审查,BUG 修复。此外我还提供了 `idle_session_timeout` 和 `ALTER PUBLICATION ... ADD/DROP ...`能。

4. 请问您是如何向PG社区进行贡献的(描述一下大概的流程或个人的想法)?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会接触到 PostgreSQL 源码,在阅读 PostgreSQL 的源码时,有时会发现一些问题,这时我便将其提交到社区,通过这种方式参与 PG 社区贡献。如果您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么您可以订阅 pgsql-hackers 和 pgsql-bugs 邮件列表来发现您感兴趣的 patch 或 bug,通过 review 或者修复 bug 的方式参与 PG 社区。如果您有一些想法,但是 PostgreSQL 又没有实现的,您可以您的想法发送到pgsql-hackers 邮件列表中进行讨论并实现。

5. 您比较看重PG 16的哪些新特性,简要说明为什么?

我个人比较看重 PG 16 中引入的 I/O 指标(`pg_stat_io`)。通过监控 I/O 操作对系统的响,可以为优化数据库工作负载提供数据支撑。

6. 您现在从事的工作与PostgreSQL相关吗?具体是从事哪一方面呢?

我现在主要负责鸿鹄数据库和 PostgreSQL 高可用管理工具的相关工作。

7. 您还使用过其他的数据库吗?您最喜欢那种数据库?

我之前有使用过 MySQL 和 SQLite 数据库。PostgreSQL 数据库则是在我工作之后才开始接触的。PostgreSQL 丰富的数据类型、高度的可扩展性深深的吸引了我,目前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 PostgreSQL 数据库。

8. 您有其他感兴趣的开源计划吗?会尝试着参与进去吗?

我会关注一些常用工具的的开源项目,如 Tmux,pg_probackup 等,如果遇到 bug 的话,我也会尝试提交 patch。我之前就遇到了一个 Tmux 内存泄露的问题,提交了 patch 修复。

9. 您最喜欢PostgreSQL的(功能等)是什么?

我比较喜欢 PostgreSQL 数据库提供的扩展性。在使用 PostgreSQL 的时候,如果您发现它没有某个功能,您大概率可以找到一个插件来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没有,您也可以通过扩展的方式自己来实现,而不用侵入内核。

10. 您是否正在阅读PostgreSQL黑客邮件列表?是否有参与讨论?

我有订阅 pgsql-hackers 和 pgsql-bugs 两个邮件列表。我会在空闲时浏览它们,当发现自己感兴趣的 patch 或者 bug 时,我也会参与讨论。

11. 您希望PG以后的版本中,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其实挺希望 PostgreSQL 引入 64 位事务 ID,通过 64 位事务 ID 可以缓解 32 位事务 ID 导致的事务回卷问题,我记得在 14 版本的时候就有讨论,现在都发布了 16版本,其进展还是相对缓慢。

12. 您最近读的书?还是您想推荐给读者的书?

关于 PostgreSQL 方面,我最近在读《PostgreSQL 14 Internals》,个人觉得无论是DBA 还是内核开发都可以读一读。

非技术方面,我最近在读《我的团长我的团》,“我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样子”,那么怎样才是它该有的样子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3. 您有经常写博客吗,可以分享一下您的个人站点?

我偶尔会写博客,主要是记录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https://blog.japinli.top)。


希望以上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开源软件联盟PostgreSQL分会(kaiyuanlianmeng)。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加载中
点击引领话题📣 发布并加入讨论🔥
打赏
0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返回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