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指定连接iSCSI的前兆网口IP, 与IP-SAN的端口同一网段,例如192.168.70.201,确保能够ping通。
2
安装iscsi-initiator ,一般linux操作系统自带。
3 修改配置文件 /etc/iscsi/iscsid.conf
node.startup=auto
node.session.iscsi.InitialR2T=Yes
node.session.iscsi.ImmediateData=No
node.session.timeo.replacement_timeout=60
4
修改主机名/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格式为InitiatorName=iqn.xxxx
5 将iSCSI
服务的运行级别设置为在重新启动和关闭时自动启动
chkconfig --level 35 iscsid on
6 重启iSCSI服务
/etc/init.d/iscsi stop
/etc/init.d/iscsi start
或
service iscsi stop
service iscsi start
查询服务运行状态 service iscsi
status
7 查找希望将服务器连接的目标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target_ip_address
登陆到目标
iscsiadm -m node -L all 记录登陆上的端口名称
以后要用
9 设置开机自动加载分区
iscsiadm -m node –T PORT-NAME –p PORT-IP --op
update -n node.startup -v automatic
IP-SAN端口名称在登陆目标的时候能看到。
10
进行分区并格式化
fdisk -l
查看到硬盘设备,并格式化分区
如果小于 2T 分区,可以使用
fdisk 进行分区,使用 MBR 分区表,
如果大于 2T 分区,则不能使用 MBR 分区表,需要使用 GPT 分区表。
使用 Parted 命令进行分区。
格式化时硬盘分区太大,可以使用 -T largefile 参数
mkfs.ext4 -T
largefile /dev/sdb1
11 设置开机自动加载文件系统
在/etc/fstab中添加
/dev/sdb1 /data ext4 _netdev 0 0
但是,Linux系统重启后,磁盘设备的名称可能会发生飘移,从而引起文件系统不能挂载上来或者不能正确挂载,
使用UUID的方式进行挂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命令tune2fs -l /dev/sdb可以查到文件系统的UUID
在/etc/fstab中添加
UUID=xxxxxxx /data ext4 _netdev 0 0 替换掉原来的那行
12
搞定,这样每次重启系统就可以看到自动挂载好的文件系统,使用跟本地磁盘一样。
转至 http://qgjie456.blog.163.com/blog/static/3545136720124299282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