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b 工作原理:
每隔N分钟或N次写操作后, 从内存dump数据形成rdb文件, 压缩 放在备份目录
rdb 配置参数
在redis-conf 中配置如下
- save 900 1 #刷新快照到硬盘中,必须满足两者要求才会触发,即900秒之后至少1个关键字发生变化。
- save 300 10 # 必须是300秒之后至少10个关键字发生变化。
- save 60 10000 # 必须是60秒之后至少10000个关键字发生变化。
-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 后台存储错误停止写。
- rdbcompression yes # 使用LZF压缩rdb文件。
- rdbchecksum yes # 存储和加载rdb文件时校验。
- dbfilename dump.rdb # 设置rdb文件名。
- dir ./ # 设置工作目录,rdb文件会写入该目录。
rdb的缺陷:
在2个保存点之间,断电, 将会丢失1-N分钟的数据 出于对持久化的更精细要求,redis增添了aof方式 append only file (日志持久化)